站内搜索:

泰安实验中学 2022—2023学年上学期工作计划

当前位置 : 首页 >> 规划计划

泰安实验中学 2022—2023学年上学期工作计划

* 发表时间 : 2022年09月28日 * 浏览 : 3994

泰安实验中学

20222023学年上学期工作计划

一、指导思想

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“立德树人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”为根本任务,秉承“各美其美,尽善尽美”的校训,坚持“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”核心办学理念,以“创建省级文明校园”为总抓手,以教育质量提升为核心任务,全面从严治党,弘扬高尚师德,深化课程和课堂改革,实施“2022课程建设年”工程,创办“学生喜欢、教师幸福、家长满意、社会认可”的优质学校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
二、重点工作

1.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,推进全面从严治党。

2.推进内部管理改革,提高学校管理水平。

3.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创建省级文明校园。

4.加强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集中整顿,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。

5.深化课程和课堂改革,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

6.创新育人途径方式,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。

7.加强体卫艺工作,创建省市级特色学科基地。

8.强化服务意识,提高行政后勤工作效能。

9.加强安全工作,创建平安校园。

10.探索初高中衔接教育,打造优质初中教育品牌。

三、具体措施

(一)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,为学校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。

坚持党建统领,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,围绕教学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教学,全面加强队伍建设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为推进学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。

1.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,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。全面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,加强过硬党支部建设,以“一校一品”创建活动、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、党员领航行动为抓手,实施党务干部能力提升行动,建立党务干部常态化培训机制,打造党建特色品牌。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,用好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加强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。严格发展党员程序,高质量完成年度党员发展工作。推进学习教育活动,发挥理论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作用,规范利用三会一课等平台组织理论学习,加强“学习强国”平台管理。

2.加强意识形态工作,提高政治敏锐性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,健全舆情预防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,开好并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,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。引导党员、干部积极开展反邪教活动,使反对邪教成为每名党员的思想自觉、行动自觉。

3.开展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集中整顿活动,增强纪律规矩意识。全面落实《泰安实验中学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集中整顿活动实施方案》,聚焦干部“6个着力纠治”、 教师“4个着力纠治”问题,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,突出问题导向,强化分类施策。增强政治意识、目标意识、质量意识、责任意识、创新意识和斗争精神,守牢风险防范的底线红线,严格遵守党员干部“十讲十比”要求,把干工作 “六个有”(有标准、有检查、有评价、有反馈、有整改、有成效)摆在首位,培树真抓实干、奋力争先、勇于超越、敢当示范的精神作风,提高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。加强警示教育和法规教育,严格落实师德师风“一票否决”,大力树立和宣传优秀教师典型,开展“最美教师”“最美骨干教师”评选活动,引导全体教师争做“四有好老师”,进一步提高全校教职工的依法执教、以德施教水平。坚决打赢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集中整顿攻坚战,使活动成效转化为推动和促进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。

(二)完善内部管理机制,全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。

加强科学谋划,推进制度建设和管理改革,提高管理能力、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,为提高教育质量做好体制建设保障。

4.强化制度落实,抓实工作纪律。编印《泰安实验中学制度汇编》,提升学校内控管理水平。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,充分发挥值班工作的检查督导作用。完善教职工综合考核评价制度,建立竞聘上岗机制,突出师德师风、日常考勤、工作量、工作业绩在综合评价中的导向作用。落实《教职工考勤评价办法》,严格执行考勤规定、请假制度和管理要求。

5.规范管理流程,提高工作效益。坚持“向管理要质量”的理念,继续推行“扁平化”行政机制、“低重心”管理运行和“走动式”服务师生的内部管理改革。推行项目式、模块化管理方式,制定《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一览表》,建立工作清单和台账,实行挂账销号,常态化督导落实。

6.加强民主建设,推进校务公开。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、学生代表大会制度、家长委员会制度。推进校务公开,及时公开学校重要决策、财务管理、工程建设、职称评审等与师生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。完善述职评议考核机制,把评议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,不断把工作推向更高质量。

7.坚持开放办学,构建合作办学格局。加强与对标学校在课程建设、课堂改革、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学习交流。推进与西班牙马拉加科技高中合作办学课程项目,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。加强与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联系,建立“助梦成长”优秀学生奖励基金。

(三)坚持文化引领,打造优质育人环境。

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为目标,以文明城市、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为总抓手,重点围绕“六好”文明校园标准,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,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。

8.锻造理想信念,厚植家国情怀。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、党史教育、思政课教学,开展“传唱红色经典 弘扬爱国精神”活动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
9.涵养文化情感,创建书香校园。加强对办学理念、学校文化的解读、学习,凝聚校训思想共识,形成办学文化认同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举办读书节系列活动、普通话诗歌朗诵比赛、国学经典美文诵读等活动。积极开展戏曲、书法、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,开设国画、书法、剪纸、武术等校本课程,完成校园楹联文化建设。推进师生读书活动,建设“书香校园”。开展传统文化《弟子规》学习试点活动,注重中华传统节日教育活动。立足本地泰山资源,开发泰山文化、泰山植被、泰山地质等校本课程。

10.加强宣传工作,提升学校美誉度。加强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,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的意见》,建立包括各科室、青春之声广播站、校园电视台在内的融媒体中心,发挥好抖音、微信视频号宣传阵地作用,提升学校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,形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。

11.加强语言文字工作,促进达标建设。组织好第25届推普周活动,把“讲普通话、写规范字”同教育教学具体工作结合起来,不断推进语言文字建设工作。

12.丰富教职工文体生活,提升幸福指数。健全教职工帮扶长效机制,加大对困难职工帮扶力度。定期组织教职工健康查体、健康保健知识讲座。利用好教职工书吧,发挥书吧丰富阅读、涵养身心的作用。完善教职工活动社团建设,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,构建温馨、和谐校园。

(四)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,为学校持续发展做好人才支撑。

认真学习贯彻《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》、《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》,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、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,持续实施“一三三四”教师发展策略,全面推进新课程、新高考、新中考改革,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,引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,创新教学方法,创新教研、科研模式,落实“导学疑用”生本课堂教学策略,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。

13.贯彻创新教育理念,争创山东省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。制定《教师创新素养培养方案》,举办创新素养培育教师胜任力专题培训,建立起包括高校、全国名师、兄弟学校、本校教师在内的“四位一体”的创新素养培育教研模式。成立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领导小组,积极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和学习方式变革,建立创新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和活动体系。

14.落实教师发展三大工程,推进教师队伍梯队发展。制定《教师队伍五年发展规划》,建立教师梯队式发展计划,实施建档建卡制度,实行教师成长追踪管理。推动名师队伍高端发展、骨干教师优先发展,引领骨干向名师发展。以青蓝工程为依托,组织青年教师与本校名师、正高级教师、市教研员“一对一”帮扶活动,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,围绕“青年教师成长感悟”主题,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,实现青年教师“一年入门、三年骨干、五年优秀”的发展目标。

15.做好课题研究,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。树立“问题即课题,教学即研究”的课题理念,引导每位教师开展课题研究,参与省市级课题或微课题研究,以科研促教育教学,以科研促教师发展。立足校本,瞄准微观,建立校本课题研究机制。推进已经开题的课题深入开展研究,形成结题成果,争取更多省市级课题立项。

16.继续开展教师论坛活动,搭建交流学习平台。组织每月一次教师论坛活动,组织学习新课程方案、新课程标准、新教材、新高考“四新”内容。发挥《校刊》引领辐射作用,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。

17.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抓手,拓展教师培训渠道。加大教师培训力度,邀请专家到校培训,组织教师外出学习。不断完善线上教学体系,切实提高线上教学质量。组织“微课大比武”活动,逐步建设、完善各学科微课资源库。

18.强化教学督导,跟踪问效促提升。制定《教学督导方案》,成立教学督导小组,深入各学科调研教学情况。成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心,制定《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》,全面负责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,对学生品德发展、学业水平、身心健康、特长发展和教师师德师风、专业发展、课程开发、课堂教学、育人成效等九个维度进行评价,充分发挥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。

(五)推进课程与课堂改革,全面提升教学质量。

围绕教育质量提升这一核心任务,落实《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》,以实施项目式教学为抓手,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依托,以新高考研究为主线,以课堂改革为重心,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,增强学生综合素质,实现课堂质量、学生能力和教学成绩的全面提升。

19.加强教学常规管理,夯实教学基础。完善各项教学常规监督、管理制度,确保《教师教学基本规范38条》《教学常规检查管理规定》等各项教学规范和督查措施落到实处。持续开展四个教学主题月活动,完善《九大学科学习方法》《十项学习规范》,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加强“备、教、批、复、考、评”过程性管理,强化对激情早读、限时训练、巡课、候课、自习等检查力度,落实作业批改、笔记整理、好题错题整理和课堂学习设计的检查反馈。

20.变革学习方式,提高课堂效益。牢固树立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、以创新性思维训练为重点的课堂教学理念,深化“导学疑用”生本课堂改革,编制科学、高效的课堂学习设计,实施基于情景---任务驱动---问题导学---深层学习---科学评价的课堂教学设计,引领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、探究学习,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构建起形成学生创新思维、批判思维能力的学习模式,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,促进学生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。组织好生本课堂模式下的示范课、公开课、汇报课、优质课、创新课、达标课等课堂教学活动。

21.探索实施项目式教学,提升学生创新素养。制定《学科项目式学习实施方案》,探索实施项目式教学,以新课标要求为统领,整合教材内容,实行大单元教学,改变教学模式,采用情景式教学,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、项目式学习,在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,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、实践经验、人生感悟,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。

22. 围绕新时代育人目标,构建多元课程体系。实施“课程建设年”工程,制定学校《课程实施方案》,开齐开足国家课程,积极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,建立多元化的校本课程。全面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,加强党史、国史、社会主核心价值观进校园、进课程、进课堂的教育教学研究,积极引入、开发劳动教育、综合实践、创新素养、发明创造、中医药文化等活动课程,加强学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。主动应对新高考形式的变化,不断开发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实验课程和数学、创客等建模课程,积极发挥初高中一体化办学优势,探索、开发初高中七年一贯制衔接教材和课程体系。构建起人文社科类、自然科学类、艺术健康类、科技创新类、技术实践类五大课程体系,逐步形成以国家课程为着力点、以地方课程为延伸点、以校本课程为开发点的三级架构课程体系和选修特色课程群,争创省市级特色高中。

23.加强教研组建设,争创优势学科基地。完善《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》,把教研组环境建设、教学常规、教学科研、教师培训、教学成绩、竞赛辅导和特色工作作为主要考核目标,增强教研组的目标意识、单元备课意识和资源共享意识。开展好大听课、大比武、大教研活动,建设优秀教研组,打造优势学科,争创省市教育教研基地。

24.加强教学目标意识,发挥好考试的评价作用。确定培养目标,做好拔尖、培优、促边工作。抓好限时训练,落实好“日清周结月检测”教学流程。严格组织各类考试,发挥考试的客观评价作用,做好“一辅”、“两谈”、“三思”、“四会”等常规工作。

25. 加强新高考的深度研究,增强备考的精准性。围绕高考必备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,组织教师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标,研磨新教材,研究新高考命题方向和规律,开展每天一道高考题教师析题活动、教师解题析题命题能力大赛,通过真题好题对课标的形式,研究制定《高频考点双向细目表》,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和备考的精准度。积极参加教科院组织的“迎战新高考,同做高考题”活动。组建综评、强基和奥赛团队,不断探索研究强基计划、综合评价招生、特长生招生等招生政策,为学生提供“一对一”的指导。

26.深入推进“双减工作”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重点做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、教师工作负担等工作。组织《课堂学习设计》、“好题错题” 修订和编辑成册工作。修订《作息时间表》,增加课外活动时间和学生睡眠时间,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。修订完善《作业管理规定》,落实教师谈心谈话活动,推进学生课后服务,确保“双减”工作取得实效。

27.做好教学服务工作,保障教学良好运转。严格学分管理,规范综合素质评价,开设研究性学习拓展课程,维护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。细化教辅岗位工作职责,完善功能室的使用规范,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,提高教学服务水平。

28.推进网络综合管理,提升网信服务效能。深入推进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,以铺实智慧基础、推进智慧管理、提升师生素养、拓展智慧应用、保障网络安全等五方面重点工作为抓手,做好各项大型活动技术服务支持,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教育”新路径。

(六)创新学生管理方式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。

继续全面落实“德育是教学的保障和动力,抓德育就是抓质量”的管理理念,培养学生“九品五力”。坚持以爱国教育为主线,以“生活自理、人格自立、生命自强、知行自律、学习自主、心理自信”六自教育为核心,积极推进德育创新,丰富德育内容,完善德育载体,努力实现德育全员化、活动课程化、过程生活化、手段个性化、工作细节化,打造学校德育特色,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。

29.强化德育队伍建设,合理构建德育工作机制。继续强化德育工作管理队伍、班主任队伍、学生干部队伍等“三支队伍”建设,开好开实德育管理“五大例会”,继续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,严格落实《班级管理考核方案》、《主题班会课的管理意见》,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,持续开展德育队伍培训,打造理念先进、善于学习、技能过硬、勇于创新的德育队伍。

30.加强学生常规管理,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。优化学生常规管理项目化工作流程,完善学生发展科、年级、班主任、学生会等在内的联动管理机制,抓实“四项纪律”,打造“最美教室”。有效落实学生荣誉申请制度,规范申请评选活动过程。规范违纪学生处理程序,建立后续管理机制。

31.持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,优化育人载体。制定《“九品五力”提升实施方案》,整合现有德育课程,继续完善主题教育活动课程、节日活动课程、传统文化课程、综合实践课程和班主任专业技能培训课程等五个课程板块。持续开展文明礼仪月、责任诚信月、安全备考月等主题教育月活动。开展好爱国教育、感恩教育、励志教育、国防教育、安全教育、法制教育、青春剧场和周末文化大讲堂等八大常规德育活动。积极推进社团活动,逐步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。通过打造孔子课堂、举办经典诵读大赛、国学小名士评选等,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渠道。

32.加强学校共青团工作,进一步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。做好党建带团建工作,办好团校,开好团代会、学代会,按时组织开展主题团课,做好新团员发展工作,拓展志愿者服务功能,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,开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。

33.加强家校共育,形成教育合力。建立健全“家校联合,家校共育”长效机制,发挥家长在学校管理、教育教学、民主监督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。继续开展好家长驻校工作,细化驻校家长志愿者的工作节点,完善家长驻校日记制度。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,充分发挥家长学校、家委会、学校开放日的作用。继续举办“智慧父母讲堂”、“家长讲堂”活动,提高家庭教育水平。持续开展家访活动,不断加强家校联系,提升群众教育满意度,形成家校教育合力,促进家校和谐共建。

34.加强心理健康教育,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。完善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》,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建设,完善“心理健康周”和“心理健康节”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,将个体咨询、团体辅导工作落到实处,建立完善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体系。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、班级(宿舍)心理委员培训,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。继续开展心理沙龙活动。

35.积极构建劳动教育课程,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,与金兰牧场、鲁普奈特集团等企业合作,打造劳动教育基地,构建劳动教育课程。

36.推进创客教育,打造人工智能特色。充分发挥“强基信奥”工作室平台资源,以创客社团为依托,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客活动,推进人工智能校本课程普及工作。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创客比赛和信息学奥赛,与北京大学信息化研究所、山东大学星光学院等名牌高校对接,建立人才输送合作机制。

(七)加强体卫艺工作,帮助学生多元、健康发展。

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、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体育、艺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、健身习惯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为目标,充分发挥体育、艺术的德育功能、智育功能和社会功能,培养体魄强健、意志坚强、充满活力的中学生。

37.推进艺体教学改革,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。开齐开足艺体课程,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,积极探索体育、艺术课堂教学改革,扎实推进 “专项化”课程教学模式,丰富教学内容。办好第五届金秋艺体节活动,开展手球、橄榄球班级联赛,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、每天11500、每天锻炼1小时,开展丰富多彩的“阳光大课间”活动,举办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比赛和校园“吉尼斯”运动大赛,确保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保持90%以上。组织对全体学生进行视力状况检测,保护用眼卫生,降低近视率。抓住教学主阵地,积极落实新时代美育教学改革新要求,深挖科技创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,开设国家选修教材内容,如《设计》、《工艺》、《钢琴演奏》、《合唱艺术》等。结合艺术社团课程建设,积极准备2022年泰安市校园艺术展演合唱专场,争取在2022年度实现美育课题零突破。

38.发展体育特色,建设品牌学校。精心打造手球、武术、攀岩、橄榄球、射箭五大体育项目,召开体育表彰大会,弘扬手球精神,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品牌,创建省市级体育特色学科基地,争创省市级特色高中。

39.加强疫情防控工作,确保师生身心健康。根据上级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文件精神,按要求储备疫情防控物资,从严做好校园卫生清洁及消毒工作,全面做好防控工作。

40.加强健康教育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。加强疾控保健,做好各季常见病、结核病与艾滋病等传染病宣传与防控工作,加强病媒生物防治。积极开展爱眼日、爱国卫生月、“世界艾滋病主题日”活动,做好每年一度的师生健康体检工作。

(八)强化行政后勤管理,全面提高服务水平。

以人为本,突出落实“管理即服务”思想,践行“一句话就办好”的承诺,本着一切有利于师生、教学的原则,认真做好后勤服务、校产管理、财务管理等工作,落实例行节约、勤俭办学精神。

41.完善评价机制,加强检查监督。完善对物业公司、印刷公司、食堂、超市等服务机构评价方案,落实好日巡查、联合检查、监督制度,主动收集、采纳师生意见,及时反馈服务机构,指导价格调整,优化服务态度,提高安全责任意识,不断提高师生、家长满意度。

42.加强财务管理,规范财务收支。完善财务制度,科学、合理编制年度预算,严格执行财务预算,实行月预算制度,无预算不支出。规范审批、报销流程,确保财务收支规范,会计核算准确。对外加强沟通,积极争取改善办学条件专款及有关项目资金。

43.厉行节约,做好后勤保障。加强各项采购监督,落实好《印刷管理办法》《采购管理办法》《物品采购管理规定》,执行质量验收签字制度。做好物品采购、保管、发放和使用工作,提高物品使用效益。抓好节水节电的教育管理、检查监督、反馈整改工作,及时对教学、办公等设施装备进行检修和维护。落实《公用资产管理规定》,实行“结果入手、倒推过程、追究责任、量化考核”的办法,杜绝破坏、浪费,确保资产的完整与保值增值。

(九)加强校园安全工作,创建平安校园。

牢固树立“珍爱生命、安全第一,责任重于泰山”的思想,以“十项重点工作”和“七个一”检查工作为抓手,完善学校安全防控体系建设,持续推进“平安校园、和谐校园”创建工作,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。

44.完善安全管理制度,落实安全管理责任。落实安全工作“一岗双责”制度要求,认真履行安全工作管理目标责任,落实安全日查制度、联合检查制度、干部值班制度、门前“五包”、“四个一律”制度,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,做好“人防、物防、技防”建设,及时全面排查化解安全隐患,做好各类应急事件的处置工作。

45.加强安全教育,增强安全意识。以校园安全教育手册为载体,丰富安全教育课程。重视生命教育,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,有效预防毒品侵害,防范校园欺凌,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教育。组织开展师生安全逃生演练,加强防溺水、防漏电、防煤气等安全知识教育,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,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。

46.加强食品卫生管理,把住健康入口关。严格执行食堂自主经营有关规定,确保食堂公益性。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管理制度,执行大宗物品统一采购制度,重点抓好采购、检测、储存、加工、消毒、留样等“六环节”。严格做好接触冷链食品人员的健康检测,加强食堂从业人员聘用和管理培训,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。采取有效措施,进一步提高饭菜质量,提高师生就餐满意度。

47.继续加强消防安全和“四个能力”建设。稳步推进学校消防安全“防火墙”工程建设,进一步加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教育,确保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。开展技能培训和演练,不断提高检查火灾隐患的能力。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,确保各种消防器材和设施时刻保持良好状态。加强各责任网格消防重点部位巡视,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。完善校园监控系统和独立监控平台建设,实现“全覆盖、无盲区”24小时动态管理。

(十)探索初高中一体化教育,打造优质初中教育品牌。

探索基于“高中需要什么样的初中生”背景下的初高中衔接教育,推进机制建设、课堂改革、教师发展、学生习惯培养等方面的一体化办学模式,实行统一管理、统一标准、统一评价、统一考核的运行机制,构建共生、共长、共赢的办学命运共同体。稳步推进课程体系建设,整合初高中衔接教材,为进入高中积累扎实基础。探索构建协同推进的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,加强高中起始年级和初中毕业年级的衔接,帮助学生更好适应高中学段的学习生活。加强特色体育运动项目的队员梯队建设,建立小、初、高递进合作培养机制。激发激活教育内部管理活力、动力、创造力,实现优质资源共享、优质高端发展。打造泰安初中教育的新样板学校。



2022年828